什么仪器 测轴振还是壳振 大体都是前端传感器 后端处理信号 轴振需要非接触 一般都是电涡流 壳振一般的压电 磁电传感器都可以 安装方式大同小异 壳振通常是螺栓连接 或者用磁钢吸附 电涡流就比较麻烦 需要固定支架 通过与轴之间的间隙电压变化来完成测量 这些都是在线测量方式
如果您只是离线测量 或者手持编写测震仪的话 那就应该都是接触式测量 需要将传感器一端解除到被测物之上 具体的测振仪按键形式都不尽相同 还是需要仔细阅读说明书的
打开输入法,把震动打开,然后打字就可以测试。
1.找到手机的 拨号,点击打开。
2.在打开的拨号界面中输入*#*#64663#*#* 。
3.在打开的界面中找到 震动测试 ,点击打开。
4.在打开的界面中,依次点击短震 长震。
1、输入手机并单击设置图标。
2、单击声音和振动选项。
3、单击以设置振动选项。
4、单击后退按钮,您可以使用新的振动设置。
方法/步骤
1/5
找到手机的 拨号,点击打开。
2/5
在打开的拨号界面中输入*#*#64663#*#* 。
3/5
在打开的界面中找到 震动测试 ,点击打开。
4/5
在打开的界面中,依次点击短震 长震。
5/5
如果都正常的话,点击通过即可。如果按了后没有反应的话,应该检查一下硬件了。
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用一部的手机给你这个苹果手机打电话就可以试出来
如果您想测试手机振动的好坏,可以按照以下步骤进行:
1.进入“设置”菜单,找到“声音和振动”选项,然后找到“振动强度”或“振动反馈”选项。不同手机型号操作可能略有不同,可以根据自己的手机型号进行选择。
2.在这个选项中,您可以选择不同的振动模式,有些手机会提供相应的测试模式。建议您选择“强烈”的振动模式,以测试手机振动的强度。
3.在选择好振动模式后,您可以按下“测试”按钮,如果您的手机正常工作,屏幕上会出现震动效果,并伴有振动声音。如果振动效果较弱或没有声音,可能需要去售后维修或更换振动马达。
另外,您还可以通过打开某些应用程序或系统功能,如游戏或按键振动,以测试手机的振动反馈。如果感觉振动效果良好,则说明手机振动工作正常。
给手机马达加一个1伏左右的电压,震动正常,不震动不正常
方法/步骤
1/5
找到手机的 拨号,点击打开。
2/5
在打开的拨号界面中输入*#*#64663#*#* 。
3/5
在打开的界面中找到 震动测试 ,点击打开。
4/5
在打开的界面中,依次点击短震 长震。
5/5
如果都正常的话,点击通过即可。如果按了后没有反应的话,应该检查一下硬件了。
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使用智能手机的都知道,振动是一个基本的功能,在来电提醒、闹钟设置等应用中都会用到振动。但你知道吗?振动也有好坏之分,好的振动体验和坏的体验相差巨大,如何检测下你的手机的振动体验是好是坏呢?来看看卢伟冰的科普。
最近小米卢伟冰在微博发文,介绍手机振动背后的关键技术:马达。
卢伟冰指出,手机马达按照运行方式分为两种:
转子马达(柱形转子马达、扁平转子马达)
线性马达(X轴线性马达、Z轴线性马达)
如何判断手机振动体验的好坏?硬件上看启停时间、振动量,同时还需要软件的配合。
简单的说, 正弦振动的振动在于找出产品设计或包装设计的脆弱点, 看在哪一个具体的频率点响应最大. 就是所谓的共振点.(ResonantFrequency, Natural Frequency). 找到共振点后在该共振点作驻留测试.(10 min.dwell or more), 确定产品能否承受共振带来的影响。在做packagedesign的时候,要尽量避开该频率点.随机振动要根据不同的运输方式来确定psd level, 正弦振动在任意一瞬间只包含一种频率的振动,而随机振动在任意一瞬间包含频谱范围内的各种频率的振动,这些频率能量的大小按照规定的谱图分布。 正弦振动是一种确定性的振动,其任一时刻的状态是可以计算得到的,而且是一个确定的数值。随机振动的是一种非确定性的振动,预选是不可能确定物体上某一时刻的运动瞬时值,只服从统计规律。 由于随机振动包涵频谱内所有的频率,所以样品上的共振点会同时激发并可能相互影响,所以试验比同量级的正弦试验严酷。 理论上,随机振动加速度的峰值可能是其总均方根值的任意倍,但在实现中不可能,一般标准要求其峰值不得少于总均方根值的3倍。 物体或质点相对于平衡位置所作的往复运动叫振动。振动又分为正弦振动、随机振动、复合振动、扫描振动、定频振动。描述振动的主要参数有:振幅、速度振动又分、加速度。在现场或实验室对振动系统的实物或模型进行的试验。振动系统是受振动源激励的质量弹性系统,如机器、结构或其零部件、生物体等。振动试验是从航空航天部门发展起来的,现在已被推广到动力机械、交通运输、建筑等各个工业部门及环境保护、劳动保护方面,其应用日益广泛。振动试验包括响应测量、动态特性参量测定、载荷识别以及振动环境试验等内容。
Copyright © 2024 温变仪器 滇ICP备2024020316号-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