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检测仪器

二氧化碳的最小检测浓度?

时间:2024-08-30 02:30|来源:未知|作者:温变仪器|点击:0次

一、二氧化碳的最小检测浓度?

二氧化碳的测定是职业卫生和公共场所卫生状况的常用评估指标,也用于缺氧窒息事故应急救援现场的检测。

目前国内使用的是不分光红外二氧化碳直读测定仪器测定方法。该方法测定的原理是利用二氧化碳对特定波长的红外线具有选择性的吸收。在一定范围内,吸收值与二氧化碳浓度呈线性关系。根据吸收值确定样品中二氧化碳的浓度。实际工作中发现测定现场的水蒸气对测定有干扰作用。多数使用的直读仪器无法保留原始测定数据,不能满足测定原始数据溯源问题。

目前国外使用色谱测定方法,采用的是便携气相色谱仪器测定,分析色谱柱采用1.5*6mm 80/100mesh Poropk QS分离二氧化碳。检测范500-15000ppm(900mg/m3-27000mg/m3)。但这种色谱仪的成本较高,不适合在中国使用,因而,探索适合中国国内应用的色谱仪检测方法是非常有意义的。

二、硫酸浓度检测方法?

1.用pH计测氢离子浓度,根据体积算出H2SO4的物质的量,然后算浓度;

2.取适量的硫酸溶液,测出体积,用Ba(OH)2滴定中和,当沉淀不再产生时过滤干燥,称出沉淀质量,算出硫酸的物质的量,然后算浓度;

3.取适量的硫酸溶液,测出体积,量出质量,算出密度,然后查表,查出浓度;

4.称取一定质量的CuO,溶于硫酸,当反应停止时,过滤干燥,算出溶解的氧化铜,从而算出硫酸的物质质量,然后算浓度;(不能用活泼金属单质,因为如果是浓硫酸,则会使S元素还原生成金属氧化物,是测量结果偏低;而且溶液中有铜离子,活泼金属单质会先与铜离子反应)5.取适量硫酸溶液,测得体积,滴入过量的Na2CO3溶液,收集得到的气体,算出其标况下的体积,计算物质的量,然后算浓度;6.取一定体积的硫酸溶液于锥形瓶中,以酚酞溶液作指示剂,用定浓度的NaOH溶液进行中和滴定,根据消耗的NaOH的物质的量算出硫酸的物质的量。

三、硫酸的浓度检测?

一般用酸碱中和滴定,这个是测的氢离子的量,近似认为是硫酸浓度的两倍,但这个前提是认为硫酸是完全的二元强酸,实际上硫酸第一步电离是强酸,第二步电离是中强酸.所以氢离子浓度小于硫酸浓度两倍,大概只有1.8-1.9倍.精确地测量应当用钡离子沉淀滴定.不过稀的硫酸主要是利用酸性,氢离子浓度重要性更大与硫酸的浓度.

四、怎样检测简单浓度?

1、滴定法测定某溶液的浓度

又称滴定分析法,是化学分析法的一种,将一种已知其准确浓度的试剂溶液(称为标准溶被)滴加到被测物质的溶液中,直到化学反应完全时为止,然后根据所用试剂溶液的浓度和体积可以求得被测组分的含量,这种方法称为滴定分析法(或称容量分析法)。

2、分光光度法测定某溶液的浓度

在分光光度计中,将不同波长的光连续地照射到一定浓度的样品溶液时,便可得到与不同波长相对应的吸收强度。如以波长(λ)为横坐标,吸收强度(A)为纵坐标,就可绘出该物质的吸收光谱曲线。利用该曲线进行物质定性、定量的分析方法,称为分光光度法,也称为吸收光谱法。用紫外光源测定无色物质的方法,称为紫外分光光度法;用可见光光源测定有色物质的方法,称为可见光光度法。

五、液体浓度如何检测?

1、滴定法测定某溶液的浓度又称滴定分析法,是化学分析法的一种,将一种已知其准确浓度的试剂溶液(称为标准溶被)滴加到被测物质的溶液中,直到化学反应完全时为止,然后根据所用试剂溶液的浓度和体积可以求得被测组分的含量,这种方法称为滴定分析法(或称容量分析法)。

2、分光光度法测定某溶液的浓度在分光光度计中,将不同波长的光连续地照射到一定浓度的样品溶液时,便可得到与不同波长相对应的吸收强度。如以波长(λ)为横坐标,吸收强度(A)为纵坐标,就可绘出该物质的吸收光谱曲线。利用该曲线进行物质定性、定量的分析方法,称为分光光度法,也称为吸收光谱法。用紫外光源测定无色物质的方法,称为紫外分光光度法;用可见光光源测定有色物质的方法,称为可见光光度法。

3、比重计法测定某溶液的浓度比重计有两种:一种叫重表,用于测量比水重的液体;另一种叫轻表,用于测量比水轻的液体。当测得波美度后,从相应化学手册的对照表中可以方便地查出溶液的质量百分比浓度。例如,在15℃测得浓硫酸的波美度是66°Bé,查表可知硫酸的质量百分比浓度是98%。波美度数值较大,读数方便,所以在生产上常用波美度表示溶液的浓度(一定浓度的溶液在一定温度下都有一定的密度或比重)。不同溶液的波美度的测定方法是相似的,都是用测定比重的方法,根据测得的比重,查表换算浓度。现在对不同溶液的波美表都是专用的,如酒精波美表、盐水波美表,这种波美表上面,有测定溶液波美度对应的该种类溶液的浓度,可以直接读数,不用查表了。

六、如何检测硝酸浓度?

1、用移取量为10毫升的移液管移取10毫升用浓硝酸与水按4%的体积比配制的待测硝酸水溶液,转移到50毫升的容量瓶中,加入蒸馏水稀释到刻度,充分摇匀备用.

2、另外用一支移取量为10毫升的移液管移取10毫升容量瓶中配制好的溶液到锥形瓶中,加入100毫升左右蒸馏水,摇匀,加入2至三滴石蕊试液,此时溶液呈红色.

3、往干净的碱式滴定管中加入已知浓度的稀氢氧化钠溶液(一般要求浓度为0.1000mol/L左右)至零刻度,也可以是零刻度一下,但要记下此时滴定管中的液位V1.

4、根据酸碱滴定原理将氢氧化钠溶液滴入硝酸溶液中进行滴定,直到溶液的红色刚好消褪成无色并保持半分钟不变,滴定到达终点,记下此时滴定管的液位V2,需要重复三次滴定,求其平均值.

计算:依据反应式:HNO3+NaOH=NaNO3+H2O

1 1

可以知道,HNO3和NaOH按物质的量为1:1反应.设消耗的氢氧化钠的浓度和体积分别为:C(NaOH)和V(NaOH),进行反应的稀硝酸的浓度和体积分别为:C(HNO3)和V(HNO3),则有:

C(NaOH).V(NaOH)=C(HNO3).V(HNO3)

根据这个公式就很容易算出稀硝酸的浓度了:C(HNO3)=[C(NaOH).V(NaOH)]/V(HNO3).

这里算出来的稀硝酸的浓度是在容量瓶稀释的溶液浓度.

由于它是稀释5倍以后才得来的(在第二步操作中),所以原溶液的浓度是这个的5倍.C(HNO3)=5[C(NaOH).V(NaOH)]/V(HNO3).

溶液浓度的表示都是用物质的量浓度或者是质量分数来表示的,从没听说过什么用体积比做浓度的.

七、臭气浓度检测标准?

《国家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 3095-2012)确定了空气中臭气持续活性悬浮物质原臭气浓度最高限度为28μg/m3,比国家环境保护部颁布的国家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 3095-1996)中的最高限值严格了将近一倍。

八、氡浓度检测标准?

国家氡浓度标准是GB 11601-2014《室内空气质量 氡及其子体空气浓度限值》。该标准规定了室内空气中氡及其子体的浓度限值,适用于住宅、公共场所和工作场所等室内环境。其中,室内空气中氡浓度的限值为:

* 固定长期居住建筑:0.15微克/立方米;

* 临时居住建筑和短期停留场所:0.25微克/立方米。

需要注意的是,这些标准仅适用于室内空气中氡的浓度限制,而对于地下水或土壤中氡的浓度并没有明确的规定。

九、怎样检测氧气浓度?

答:方法:

用途,解决方法应该不同,而且,所要求的精确度也不同。 比如,有种氧传感器,可以直接测量。 还比如,可以让白磷燃烧,耗费氧气,然后,水就顺着口向下的量筒向上。可以读出读数。

化学的,物理的方法都很多的。 溶解氧仪,可以在线监测溶解氧含量。在环境工程公司或者水设备公司应该有卖或是能帮助找到厂家,给水和污水处理中基本都要测这个的。

精度高低看价格,需要精确到多少都可以。

十、汽油浓度检测标准?

检测项目及标准:

车用汽油:GB 17930-2011

1、抗爆性{研究法辛烷值(RON)、抗爆指数(RON+MON)/2}、铅含量、馏程、蒸汽压、溶剂洗胶质含量、诱导期、硫含量、硫醇(博士试验、硫醇硫含量)、铜片腐蚀、水溶性酸或碱、机械杂质及水分、苯含量、芳烃含量、烯烃含量、氧含量、甲醇含量、锰含量、铁含量

进口车用汽油质量评价要求:SN/T 2790-2011

2、抗爆性{研究法辛烷值(RON)、马达法辛烷值(MON)、抗爆指数(RON+MON)/2}、铅含量、馏程、蒸汽压、实际胶质、诱导期、硫含量、硫醇(博士试验、硫醇硫含量)、铜片腐蚀、水溶性酸或碱、机械杂质及水分、苯含量、芳烃含量、烯烃含量、氧含量、甲醇含量、锰含量、铁含量、磷含量、外观、密度

车用乙醇汽油调和组分油:GB/T 22030-2008

3、抗爆性{研究法辛烷值(RON)、抗爆指数(RON+MON)/2}、铅含量、馏程、蒸汽压、实际胶质、诱导期、硫含量、硫醇(博士试验、硫醇硫含量)、铜片腐蚀、水溶性酸或碱、机械杂质及水分、有机含氧化合物、苯含量、芳烃含量、烯烃含量、锰含量、铁含量

车用乙醇汽油(E10):GB 18351-2010

4、抗爆性{研究法辛烷值(RON)、抗爆指数(RON+MON)/2}、铅含量、馏程、蒸汽压、溶剂洗胶质含量、诱导期、硫含量、硫醇(博士试验、硫醇硫含量)、铜片腐蚀、水溶性酸或碱、机械杂质、水分、乙醇含量、

5、其他有机含氧化合物、苯含量、芳烃含量、烯烃含量、锰含量、铁含量

车用甲醇汽油(M85):GB/T 23799-2009

外观、甲醇+多碳醇、烃化合物+脂肪族醚、蒸汽压、铅含量、硫含量、多碳醇、酸度、实际胶质、未洗胶质、有机氯含量、无机氯含量、钠含量、水分、锰含量。

航空洗涤汽油:SH/T 0114-1992

  馏程、酸度、水溶性酸或碱、铜片腐蚀、硫含量、碘值、实际胶质、机械杂质及水分。

Copyright © 2024 温变仪器 滇ICP备2024020316号-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