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版《中国药典》对纯化水微生物的要求是<100个/1ml。以下是检测方法:薄膜过滤法,计数,每1ml纯化水不得过100个,具体方法:1、大肠菌群的检查:取含培养基10ml的乳糖胆盐发酵管若干支,分别加入供试水样1ml.另取乳糖胆盐发酵培养基管1支加1ml洗液为阴性对照组,于36±1℃培养18~24h.阴性对照应无菌生长.供试品乳糖胆盐发酵管若无菌生长,或有菌生长但不产酸产气或产酸不产气,判该管未检出大肠菌群.2、霉菌及酵母菌计数:纯化水取水样1ml,均做平行,并做阴性对照,经直径为50mm、孔径0.45μm的薄膜过滤器过滤,小心取出滤膜,菌面向上贴于玫瑰红钠培养基平板上,将培养皿倒置于培养箱中,于23~28℃培养5天(可延长到7天),菌落计数;细菌计数:纯化水取水样1ml,并做阴性对照,经直径为50mm、孔径0.45μm的薄膜过滤器过滤,小心取出滤膜,菌面向上贴于营养琼脂培养基平板上,将培养皿倒置于培养箱中,于30~35℃培养72h,菌落计数3、判定标准:纯化水每片滤膜上微生物菌落总数不超过100cfu,不得检出大肠菌群
觉得有用点个赞吧
检测空气中细菌总数的方法:撞击法 原理:采用撞击式空气微生物采样器采样通过抽气动力作用,使空气通过狭缝或小孔而产生高速气流,从而使悬浮在空气中的带菌粒子撞击到营养琼脂平板上,经37℃、48h培养后,计算每立方米空气中所含的细菌菌落数的采样测定方法。
菌落总数的检测方法:一般将被检样品制成几个不同的10倍递增稀释液,然后从每个稀释液中分别取出1mL置于灭菌平皿中与营养琼脂培养基混合,在一定温度下,培养一定时间后(一般为48小时),记录每个平皿中形成的菌落数量,依据稀释倍数,计算出每克(或每ml)原始样品中所含细菌菌落总数。
基本操作一般包括:样品的稀释--倾注平皿--培养48小时--计数报告。
我想可以把土壤按一定比例和无菌水混匀,滴加在培养基的表面,应该可以计出来。
我国水质控制也采用大肠菌群作为指示菌,GB5749-85《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规定,生活饮用水中大肠菌群每升不得超过3个。
在某些情况下,水体中的细菌总数也可指示水体受粪便等污染物污染的情况。这里的细菌总数其实是指营养琼脂培养后形成的菌落总数。目前世界各国对于控制饮用水的卫生质量,除采用大肠菌群等指标外,一般还采用细菌总数这个指标。我国GB5749-85《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中规定生活饮用水细菌总数每毫升不得超过100个。
二、水质微生物检验方法
GB5750-85《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生活饮用水标准检验法》提供了水质中细菌总数和总大肠菌群的检测方法。
(一)细菌总数的检测:
国家标准中,细菌总数是指1ml水样在营养琼脂培养基中,于37℃经24h培养后,所生长的细菌菌落的总数。
对生活饮用水,直接吸取1ml水样于平皿中,加入营养琼脂后混匀,37℃培养24h,进行计数。
对水源水,根据情况对样品进行10倍梯度稀释,选择适宜稀释液1ml,加注平皿,营养琼脂混匀,37℃培养24h,进行计数。
按照规定格式报告每毫升水中细菌总数。
(二)总大肠菌群的检测:
国家标准中,利用总大肠菌群作为粪便污染的指标。总大肠菌群是指一群需氧及兼性厌氧的,37℃生长时能使乳糖发酵,在24h内产酸产气的革兰氏阴性无芽胞杆菌。水样中总大肠菌群数的含量,表明水被粪便污染的程度,而且间接地表明有肠道致病菌存在的可能。
国家标准提供了多管发酵法及滤膜法检测总大肠菌群的方法。
多管发酵法检测总大肠菌群,分为三步:初发酵试验,平板分离,复发酵证实试验。初发酵试验,采用乳糖蛋白胨培养液37℃培养24h,观察产酸产气情况。对阳性管培养物,接种于品红亚硫酸钠培养基或伊红美蓝培养基,观察菌落特征,并进行革兰氏染色和镜检。对典型和可疑菌落,接种于乳糖蛋白胨培养液,进行复发酵证实试验,并根据标准所附检数表报告结果。
其中,对生活饮用水,初发酵试验接种水样总量300ml,即100ml接种2管,10ml接种10管,采用两个稀释度,12支发酵管。对水源水,初发酵试验接种水样总量55.5ml,即10ml接种5管,1ml接种5管,0.1ml接种10管,共采用三个稀释度,15支发酵管。两种接种方法,所用的检数表是不同的。
滤膜法检测总大肠菌群,就是利用微孔滤膜,过滤一定量水样,将水样中含有的细菌截留在滤膜上,然后将滤膜帖放在选择性培养基上(如品红亚硫酸钠培养基),经培养和证实试验后,直接计数滤膜上生长的典型大肠菌群菌落,并计算出每升水样中含有的总大肠菌群数。
按釆样程序,挑取少许试样于无菌培养皿中培养,大约18一24小时,取出后按镜检要求测定即可。
根据现行国标《GB 47892-2010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微生物学检验 菌落总数测定》: 其中一个平板有较大片状菌落生长时,则不宜采用,而应以无片状菌落生长的平板作为该稀释度的菌落数; 若片状菌落不到平板的一半,而其余一半中菌落分布又很均匀,即可计算半个平板后乘以2,代表一个平板菌落数。
菌落总数计算方法
1、具体操作方法
(1)培养到一定时间后,计算每个平板上的菌落数。可用肉眼观察,必要时可以使用放大镜检查。记下各平板的菌落总数后,求出同稀释度的各平板平均菌落数,计算出原始样品中每克(或每毫升)中的菌落数。
(2)到达规定培养时间后,应当立即计数。如果不能立即计数,应将平板放置于0-4℃的环境下,且不得超过24小时。
2、菌落数选择
(1)当平板上面有链状菌落生长,如果呈链状生长的菌落之间没有任何明显界限,则应作为一个菌落计算;如存在有几条不同来源的链,则每条链均应按一个菌落计算,不能把链上生长的每一个菌落分开计数。
(2)当平板上面有片状菌落生长,该平板一般不宜采用,如果片状菌落不到平板的一半,而另一半又分布均匀,则可以使用半个平板的菌落数乘以2代表全平板的菌落数。
(3)当平板内的菌落数过多(即所有稀释度均大于300时),但分布很均匀的时候,可取平板的一半或四分之一计数,再乘以相应稀释倍数作为该平板的菌落数。
(4)不同稀释度的菌落数应与稀释倍数成反比(同一稀释度的二个平板的菌落数应基本接近),即稀释倍数愈高菌落数愈少,稀释倍数愈低菌落数愈多。如果出现逆反现象,应视为检验中的差错,不作为检样计数报告的依据。
3、稀释度选择
(1)计数时应选取菌落数在30-300之间,无蔓延菌落生长的平板(SN标准要求为25-250个菌落),然后乘以稀释倍数进行报告。
(2)如果稀释度均大于300,则取最高稀释度的平均菌落数乘以稀释倍数报告。
(3)如果稀释度均小于30,则以最低稀释度的平均菌落数乘稀释倍数报告。
(4)如果菌落数有的大于300,有的又小于30,但均不在30-300之间,则应以最接近300或30的平均菌落数乘以稀释倍数报告。
(5)如果所有稀释度均无菌落生长,则应按小于1乘以最低稀释倍数报告。
(6)如果2个稀释度均在30-300之间,按国家标准方法要求应以二者比值决定,比值小于或等于2时取平均数,比值大于2则选择较小数字。
(7)如果只有一个稀释度平板上的菌落数在30-300之间,应当计算两个平板菌落数的平均值,然后根据平均值乘以相应稀释倍数进行计算。
4、报告
(1)当菌落数在1-100以内时,按照实际数字进行报告。如果菌落数大于100时,报告前2位有效数字,第3位数四舍五入计算。
(2)固体检样以克为单位报告,液体检样以毫升为单位报告,表面涂擦则以平方厘米为单位报告。
基本操作一般包括:样品的稀释——倾注平皿——培养48(24)小时——计数报告。
1、菌落总数
食品检样经过处理,在一定条件下培养后(如培养基成分、培养温度和时间、pH、需氧性质等),所得1mL (或1g)检样中形成菌落的总数。
按国家标准方法规定,即在需氧情况下,37℃培养48h,能在平板计数琼脂平板上生长的细菌菌落总数,所以厌氧或微需氧菌、有特殊营养要求的以及非嗜中温的细菌,由于现有条件不能满足其生理需求,故难以繁殖生长。因此菌落总数并不表示实际中的所有细菌总数,菌落总数并不能区分其中细菌的种类,所以有时被称为杂菌数,需氧菌数等。
这实际上是因为接种的样品中含有迁徙性生长的细菌,而产生的一种正常现象。当然,有迁徙性生长的细菌,自然是妨害菌落计数的,因此如果迁徙范围不大没有超过一半,可以计数另一半的菌落总数并乘以二,如果迁徙范围大,只能以其他稀释度来计算了。
Copyright © 2024 温变仪器 滇ICP备2024020316号-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