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仪器原理

分光光度法原理?

时间:2024-05-08 15:02|来源:未知|作者:admin|点击:0次

一、分光光度法原理?

分光光度法的实验原理是物质与光作用,具有选择吸收的特性。有色物质的颜色是该物质与光作用产生的。即有色溶液所呈现的颜色是由于溶液中的物质对光的选择性吸收所致。

  由于不同的物质其分子结构不同,对不同波长光的吸收能力也不同,因此具有特征结构的结构集团,存在选择吸收特性的最大实收波长,形成最大吸收峰,而产生特有的吸收光谱。即使是相同的物质由于其含量不同,对光的吸收程度也不同。

  分光光度法利用物质所特有的吸收光谱来鉴别物质的存在(定性分析),或利用物质对一定波长光的吸收程度来测定物质含量(定量分析)。

二、dna分光光度法原理?

DNA在260nm处吸收强烈,OD260值为1的溶液相当于大约50μg/mL双链DNA,而蛋白质的特征吸收在280nm处,测定DNA提取物中260nm处和280nm处的吸收值OD260和OD280,可大致判断所提取的DNA的纯度。OD260/OD280的值在1.7~1.9之间,说明提纯度较好,低于1.7,说明提取的DNA中残留有较多的蛋白质,可用酚、氯仿继续抽提;若大于2.0,说明有RNA污染或DNA链断裂。提取的DNA量可用下式计算:

P=cV

式中,c为DNA浓度,单位为μg/mL;V为提取的DNA溶液的体积,单位为mL。

如提取的DNA样品为2mL,进行OD260值测定的检测样品为0.1mL+0.9mL TE缓冲液=1mL,DNA的稀释倍数=1mL/0.1mL=10倍,OD260和OD280值分别为0.63和0.35,则:

纯度= OD260/OD280=1.8。

样品中DNA浓度c=50μg/mL * OD260 * 稀释倍数=50μg/mL * 0.63 * 10 =315μg/mL

提取得到的DNA样品量是:P=315μg/mL * 2mL =0.630mg。

三、高锰酸钾分光光度法原理?

原理

物质呈现的颜色与光有着密切关系,在日常生活中溶液所以呈现不同的颜色,是由于该溶液对光具有选择性吸收的缘故。

当一束白光(混合光)通过某溶液时,如果该溶液对可见光区各种波长的光都没有吸收,即入射光全部通过溶液,则该溶液呈无色透明状;当溶液对可见光区各种波长的光全部吸收时,则该溶液呈黑色;如某溶液对可见光区某种波长的光选择性地吸收,则该溶液呈现被吸收光的互补色光的颜色。

通常用光吸收曲线来描述物质对不同波长范围光的选择性吸收。其方法是将不同波长的光依次通过某一定浓度和厚度的有色溶液,分别测出它们对各种波长光的吸收程度(用吸光度A表示),以波长为横坐标,吸光度A为纵坐标,画出的曲线即为光的吸收曲线(吸收光谱)。光吸收程度最大处的波长,称为最大吸收波长,用λmax表示。同一物质的不同浓度溶液,其最大吸收波长相同,但浓度越大,光的吸收程度越大,吸收峰就越高。溶液对光的吸收规律光的吸收定律(朗伯-比耳定律),为吸光光度法提供了理论依据A=KcL。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的构造 分光光度计按波长范围分类,波长在420~700nm范围的称可见分光光度计。波长在200~1000nm范围的称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是目前厂矿及学校应用比较广泛的分光光度计。

四、钼酸盐分光光度法原理

原理

 

在中性条件下用过硫酸钾(或硝酸-高氯酸)使试样消解,将所含磷全部氧化为正磷酸盐。在酸性介质中,正磷酸盐与钼酸铵反应,在锑盐存在下生成磷钼杂多酸后,立即被抗坏血酸还原,生成蓝色的络合物。

 

本标准规定了用过硫酸钾(或硝酸—高氯酸)为氧化剂,将未经过滤的水样消解,用钼酸铵分光光度法测定总磷的方法。

 

总磷包括溶解的、颗粒的、有机的和无机磷。

 

本标准适用于地面水、污水和工业废水。

 

取25mL水样,本标准的最低检出浓度为0.01mg/L,测定上限为0.6mg/L。在酸性条件下,砷、铬、硫干扰测定。

 

五、分光光度法测定铜的原理?

铜元素在热解石墨炉中被加热原子化,成为基态铜原子蒸汽,对空心阴极灯发射的特征辐射进行选择性吸收。在一定浓度范围内,其吸收强度与试液中被的含量成正比。

其定量关系可用郎伯-比耳定律,A= -lg I/I o= -lgT = KCL ,式中I为透射光强度;Io为发射光强度;T为透射比;L为光通过原子化器光程(长度),每台仪器的L值是固定的;C是被测样品浓度;所以A=KC。

六、dpd分光光度法测余氯原理?

余氯检测仪的工作原理 一、什么是余氯?   余氯是指水经过加氯消毒,接触一定时间后,水中所余留的有效氯。水中投氯,经一定时间接触后,在水中余留的游离性氯和结合性氯的总称。 是指氯投入水中后,除了与水中细菌、微生物、有机物、无机物等作用消耗一部分氯量外,还剩下了一部分氯量,这部分氯量就叫做余氯。 余氯可分为化合性余氯(指水中氯与氨的化合物,有NH2Cl、NHCl2及NHCl3三种,以NHCl2较稳定,杀菌效果好),又叫结合性余氯;游离性余氯指水中的OC1+、HOCl、Cl2等,杀菌速度快,杀菌力强,但消失快),又叫自由性余氯;总余氯即化合性余氯与游离性余氯之和。

二、余氯的检测   DPD分光光度法 DPD与水中余氯迅速反应而产生红色。在碘化物催化下,一氯胺也能与DPD反应显色,在加入DPD试剂前加入碘化物时,一部分三氯胺与游离余氯一起显色,通过变化试剂的加入顺序可测得三氯胺的浓度。   相关标准:GB/T 5750-2006 三、什么是余氯检测仪   余氯检测仪简单的说就是用于快速检测余氯的仪器,仪器相当于一台小型的分光光度计,水样经与专门的试剂反应后,通过分光光度方法计算出其余氯/总氯值。   

余氯检测仪的特点是将检测过程需要用的试剂设计成专门的试剂包,而仪器本身也包含了标准曲线,使用者无需专业知识去调配试剂和制作曲线,能够在几分钟内准确的检测余氯的含量,能够极方便企业快速的监控水中余氯的含量。 四、典型的检测步骤与产品 典型的检测步骤   现在余氯检测仪产品可供选择的产品很多种,企业的选择空间较大,价格从几百元到几千元不等,进口产品默克、HACH等,在国内上海、广东都有厂家生产。 国内生产的环凯余氯检测仪 五、应用行业   余氯检测仪通常应用于食品饮料、医疗卫生、CDC、自来水供水、二次供水、泳池、养殖等行业

七、双波长分光光度法的原理?

是同一组分三个不同浓度供试液的吸收光谱图,经典分光光度法的定量测定通常是在被测组分的zui大吸收波长处进行测定,根据兰伯一比耳定律,其吸光度值与被测组分的浓度C成正比,即:依(3)式测定被测组分a,则可完全消除b组分的干扰,达到共存组分不分离进行定量测定的目的。

八、亚甲基蓝分光光度法方法原理?

当水样中存在阴离子表面活性剂之类的亚甲蓝性物质时,阳离子染料亚甲蓝与表面活性剂作用,生成蓝色的盐类,该生成物可用氯仿萃取,其色度与浓度成正比,用分光光度计在波长652nm处测量氯仿层的吸光度。

本法的最低检出浓度为0.05mg/LLAS,检出上限为2.0mg/LLAS

九、快速分光光度法测定cod实验原理?

实验原理:

在已知浓度的COD标准溶液试样中,加入已知量的重铬酸钾溶液,在强硫酸介质中,以硫酸银作为催化剂,经过高温消解后,用分光光度法可以测定COD值。

第 2 页

1.1mol邻苯二甲酸氢钾可以被30mol重铬酸钾完全氧化,其化学需氧量相当于30mol的氧(1/2O)。因此,可以利用邻苯二甲酸氢钾配置已知浓度的COD标准溶液。

2.重铬酸钾能够氧化邻苯二甲酸氢钾,当试样中COD值为100~1000mg/L时,其被还原产生的三价铬(Cr3+)可以在600nm±20nm波长处测定吸光度,则试样中的COD值与三价铬(Cr3+)的吸光度的增加值成正比例关系。

3.当试样中COD值为15~250mg/L时,重铬酸钾未被还原的六价铬(Cr6+)和被还原的三价铬(Cr3+)可以在440nm±20nm波长处测定总吸光度,则试样中COD值与总吸光度的减少值成正比例关系。

十、分光光度法的实验原理是什么?

  分光光度法的实验原理是:   1、光度法测定的条件:分光光度法测定物质含量时应注意的条件主要是显色反应的条件和测定吸光度的条件。显色反应的条件有显色剂的用量,介质的酸度、显色时温度、显色时间及干扰物质的消除方法等;测量吸光度的条件包括入射光波长的选择、吸光度范围和参比溶液等。   2、二氮杂菲-亚铁络合物:邻二氮杂菲是测定微量铁的一种较好的试剂。在pH=2~9的条件下Fe2+离子与邻二氮杂菲生成稳定的橘红色络合物,此络合物的lgK稳=21.3,摩尔吸光系数ε510=1.1×104   在显色前,首先用盐酸羟胺把Fe3+离子还原为Fe2+离子,其反应式如下:   2Fe3++2NH2OH·HCl→2Fe2++N2+2H2O+4H++2Cl-   测定时,控制溶液酸度在pH=5左右较为适宜。酸度过高,反应进行较慢;酸度太低,则Fe2+离子水解,影响显色。   Bi3+,Cd2+,Hg2+,Ag+,Zn2+等离子与显色剂生成沉淀,Ca2+,Cu2+,Ni2+等离子与显色剂形成有色络合物。因此当这些离子共存时,应注意它们的干扰作用。

Copyright © 2024 温变仪器 滇ICP备2024020316号-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