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仪器原理

固体氨氮去除剂和次氯酸钠去除氨氮那个好?

时间:2024-09-25 08:51|来源:未知|作者:温变仪器|点击:0次

一、固体氨氮去除剂和次氯酸钠去除氨氮那个好?

固体氨氮去除剂与次氯酸钠都能够起到降解废水中“氨氮”的作用,但是作用效果上,氨氮去除剂要远远高于次氯酸钠。

并且使用次氯酸钠还会产生“二次”出现。氨氮去除剂又叫氨氮降解去除剂、氨氮消除剂、氨氮降解剂、氨氮处理剂等。氨在自然环境中会进行氨的硝化过程,即有机物的生物分解转化环节,氨化作用将复杂有机物转换为氨氮。对环境污染巨大。在生产生活中,对于氨氮的去除就是添加“氨氮去除剂”一般就能够解决。一般的氨氮去除剂的添加量与氨氮出去关系以常见的 欣格瑞 氨氮去除剂 SGR0622为例 一般情况下通过添加氨氮去除剂能够将80ppm以上的氨氮含量降到0.3ppm以下

二、臭氧去除氨氮的原理?

看到过一篇《低温下MgO催化臭氧化降解氨氮效果研究》,结论如下,可以参考下!

1) pH是影响臭氧除氨和催化臭氧化除氨的重要因素, 不仅会影响溶液中NH3与NH4+的比例和O3氧化氨氮的速率, 还会影响氧化产物的种类, 从而影响脱氮效果.

2) MgO具备很强的催化臭氧化降解氨氮的能力.氨氮被催化降解的主要途径为O3直接氧化NH3, 仅一部分通过O3氧化Cl-而生成的ClOx-(x=1、3)氧化NH4+, 进而生成气态产物N2和N2O实现.

3) MgO催化臭氧化的机制主要包括:①MgO部分溶解生成Mg(OH)2及表面强碱性位发生如O2-+H2O→2OH-的反应使溶液pH升高, 催化O3直接氧化NH3的反应;②MgO表面同时吸附NH3和O3在其表面发生反应, 反应完成后不断释放活性位点再进行下一次吸附降解.

4) 在0~20 ℃的温度区间, 温度越高, 氨氮的催化臭氧化去除率越高;即使在低温(0~10 ℃)下, MgO催化臭氧化除氨仍保持了较高的效率.

三、次氯酸钠除氨氮原理?

利用次氯酸钠强氧化性,氧化去除氨氦。次氯酸钠作为氨氮去除剂原理是通过强氧化作用,分解水中的氨氮,简称是氧化分解的原理;加药后不会产生沉淀物,分解物也不会重新结合。

不过因为它的氧化性强,所以需要在生化的后端投加,但是也因为它的氧化性强,所以反应时间很快,一般在5分钟左右就反应完全,直接把氨氮降下来。

四、次氯酸钠去除氨氮的比例?

氧化每克氨氮需要9至10mg氯气。pH值在6至7时为较佳反应区间,接触时间为0.5至2小时。折点加氯法处理后的出水在排放前一般需要用活性碳或二氧化硫进行反氯化,以去除水中残留的氯。1mg残留氯大约需要0.9至1.0mg的二氧化硫。在反氯化时会产生氢离子,但由此引起的pH值下降一般可以忽略,因此去除1mg残留氯只消耗2mg左右。

五、次氯酸钠去除氨氮合法吗?

合法。

污水中含有大量的氨氮离子,这些氨氮离子是水中的营养素,会导致水体富营养化,消耗水中的氧气,对水中的生物有很大的危害性。所以在污水处理时,降低氨氮的指标就成了关键,而次氯酸钠在其中就能发挥不错的作用。

因为次氯酸钠是氧化剂常用作强氧化剂,在用作水处理时能将氨氮氧化成硝酸盐,但一般废水处理可采用活性污泥法将氨氮氧化成硝酸盐,不过使用之后会有残余的有效氯,影响水中的COD。所以每次在使用时都要计算好用量,以免为后续的工艺带来负面影响。

六、蒸汽汽提去除氨氮原理?

将氨氮从液相转移到气相的方法。该方法适宜用于高浓度氨氮废水的处理。

吹脱是使水作为不连续相与空气接触,利用水中组分的实际浓度与平衡浓度之间的差异,使氨氮转移至气相而去除废水中的氨氮通常以铵离子(NH4+)和游离氨(NH3)的状态保持平衡而存在

七、厌氧池去除氨氮原理?

请问厌氧池去除氨氮原理:

通过二价铁与三价铁的循环,带动氨氮的持续厌氧氧化,氨氮的最终主要产物是N2。该脱氮过程发生在厌氧系统(间歇曝气),但不依赖传统硝化和反硝化作用,仅通过间歇曝气的方式实现氨氮的厌氧去除。

八、氨氮如何去除?

去除氨氮的最好方法有:折点加氯法、选择性离子交换法、氨吹脱法。

1. 折点氯化法去除氨氮。折点氯化法是将氯气或次氯酸钠通入废水中将废水中的NH3-N氧化成N2的化学脱氮工艺。当氯气通入废水中达到某一点时水中游离氯含量最低,氨的浓度降为零。当氯气通入量超过该点时,水中的游离氯就会增多。因此该点称为折点,该状态下的氯化称为折点氯化。

处理氨氮污水所需的实际氯气量取决于温度、pH值及氨氮浓度。氧化每克氨氮需要9~10mg氯气。pH值在6~7时为最佳反应区间,接触时间为0.5~2小时。

折点加氯法处理后的出水在排放前一般需要用活性碳或二氧化硫进行反氯化,以去除水中残留的氯。1mg残留氯大约需要0.9~1.0mg的二氧化硫。在反氯化时会产生氢离子,但由此引起的pH值下降一般可以忽略,因此去除1mg残留氯只消耗2mg左右(以CaCO3计)。

折点氯化法最突出的优点是可通过正确控制加氯量和对流量进行均化,使废水中全部氨氮降为零,同时使废水达到消毒的目的。对于氨氮浓度低(小于50mg/L)的废水来说,用这种方法较为经济。

为了克服单独采用折点加氯法处理氨氮废水需要大量加氯的缺点,常将此法与生物硝化连用,先硝化再除微量残留氨氮。氯化法的处理率达90%~100%,处理效果稳定,不受水温影响,在寒冷地区此法特别有吸引力。投资较少,但运行费用高,副产物氯胺和氯化有机物会造成二次污染,氯化法只适用于处理低浓度氨氮废水。

2. 选择性离子交换化去除氨氮。

离子交换是指在固体颗粒和液体的界面上发生的离子交换过程。离子交换法选用对NH4+离子有很强选择性的沸石作为交换树脂,从而达到去除氨氮的目的。沸石具有对非离子氨的吸附作用和与离子氨的离子交换作用,它是一类硅质的阳离子交换剂,成本低,对NH4+有很强的选择性。

沸石离子交换与pH的选择有很大关系,pH在4~8的范围是沸石离子交换的最佳区域。当pH<4时,H+与NH4+发生竞争;当pH>8时,NH4+变为NH3而失去离子交换性能。用离子交换法处理含氨氮10~20mg/L的城市污水,出水浓度可达1mg/L以下。

离子交换法具有工艺简单、投资省去除率高的特点,适用于中低浓度的氨氮废水(<500mg/L),对于高浓度的氨氮废水会因树脂再生频繁而造成操作困难。但再生液为高浓度氨氮废水,仍需进一步处理。

3. 空气吹脱法。

空气吹脱法是将废水与气体接触,将氨氮从液相转移到气相的方法。该方法适宜用于高浓度氨氮废水的处理。吹脱是使水作为不连续相与空气接触,利用水中组分的实际浓度与平衡浓度之间的差异,使氨氮转移至气相而去除废水中的氨氮通常以铵离子(NH4+)和游离氨(NH3)的状态保持平衡而存在。将废水pH值调节至碱性时,离子态铵转化为分子态氨,然后通入空气将氨吹脱出。

吹脱法除氨氮,去除率可达60%~95%,工艺流程简单,处理效果稳定,吹脱出的氨气用盐酸吸收生成氯化铵可回用于纯碱生产作母液,也可根据市场需求,用水吸收生产氨水或用硫酸吸收生产硫酸铵副产品,未收尾气返回吹脱塔中。但水温低时吹脱效率低,不适合在寒冷的冬季使用。

九、氨氮去除率?

NH3-N 去除率=(C进-C出)/ C进 x 100%

即:进口氨氮监测浓度减去出口氨氮监测浓度再除以进口氨氮浓度,用百分数表示。是城市污水处理的主要指标。

十、次氯酸钠能不能去除氨氮?

污水中含有大量的氨氮离子,这些氨氮离子是水中的营养素,会导致水体富营养化,消耗水中的氧气,对水中的生物有很大的危害性。所以在污水处理时,降低氨氮的指标就成了关键,而次氯酸钠在其中就能发挥不错的作用。

因为次氯酸钠是氧化剂常用作强氧化剂,用作漂白剂、氧化剂及水净化剂,广泛用于造纸、纺织、轻工业行业,在用作水处理时能将氨氮氧化成硝酸盐,但一般废水处理可采用活性污泥法将氨氮氧化成硝酸盐,不过使用之后会有残余的有效氯,影响水中的COD。所以每次在使用时都要计算好用量,以免为后续的工艺带来负面影响。

Copyright © 2024 温变仪器 滇ICP备2024020316号-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