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纯化的大鼠白介素1β (IL-1β)抗体包被微孔板,制成固相抗体,往包被单抗的微孔中依次加入白介素1β (IL-1β),再与HRP标记的白介素1β (IL-1β)抗体结合,形成抗体-抗原-酶标抗体复合物,经过彻底洗涤后加底物TMB显色。
TMB在HRP酶的催化下转化成蓝色,并在酸的作用下转化成zui终的黄色。颜色的深浅和样品中的白介素1β (IL-1β)呈正相关。
用酶标仪在450nm波长下测定吸光度(OD值),通过标准曲线计算样品中大鼠白介素1β (IL-1β)浓度
TMB显色液与HRP显色雷根生物3,3',5,5'-四甲基联苯胺(TMB)是非常优越的酶免试验显色剂,能溶解于多种有机溶剂和双蒸水中。
淀粉遇碘显蓝色.因此,先用笔蘸淀粉溶液在纸上作画,再喷以碘液,便有显色反应发生.
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易被还原而褪色.
酚酞遇碱显蓝色和石蕊的"酸红碱蓝"也属氧化还原反应.
Kedde反应常用于含有这一结构物质的定性鉴别。其反应原理是在碱性溶液中,内酯环上的不饱和双键转位能形成活性次甲基,形成的次甲基非常活泼,可以和3,5-二硝基苯甲酸等试剂进行缩和反应,氧化生成具有醌式结构的物质而呈紫红色,并在可见光区有特征吸收峰。
配方
底物显色A液:醋酸钠13.6g ,柠檬酸1.6g,30%双氧水0.3ml,蒸馏水加至500ml.
底物显色B液 :乙二胺四乙酸二钠0.2g,柠檬酸0.95g,甘油 50ml,取0.15g TMB溶于3mlDMSO中,蒸馏水加至500ml.
注意避光保存,使用的时候根据需要量取等量AB液混匀后使用,如果用量小的话建议AB液各配100ml就绰绰有余了。 TMB水溶解性不好,所以要溶于有毒的DMSO或者乙醇中,如果改用TMB*HCl,则可直接溶于水中,如果TMB质量不理想出现大量不溶现象的话就稍微增加TMB的量,一般而言也不影响显色的(个人经验)。
乙酰丙酮法原理是利用甲醛与乙酰丙酮及氨生成黄色化合物二乙酰基二氢卢剔啶后,412nm下进行分光光度测定。
此法最大的优点是操作简便,性能稳定,误差小,不受乙醛的干扰,有色溶液可稳定存在12hr,;缺点是灵敏度较低,最低检出浓度为0.25mg/L,仅适用于较高浓度甲醛的测定;方法缺点是反应较慢,需要约60min;SO2对测定存在干扰(使用NaHSO3作为保护剂则可以消除)。该方法非常传统,应用极为广泛。
大黄酸为咖啡色针晶,升华后为黄色针晶。熔点:321-322oC,溶解度:不溶于水,能溶于吡啶、碳酸氢钠水溶液,微溶于乙醇、苯、氨仿、乙醚和石油醚。大黄酸可以竞争9-cis-RA和RXR结合。在更详细的分子机理研究中发现,9-cis-RA能减轻大黄酸对肺癌细胞的生长抑制。
糜蛋白酶的酶切实验发现大黄酸与RXR结合能诱导RXR的构型变化。
在转录水平上,报告基因实验得出大黄酸与RXR结合能分别抑制RXR同源二聚体、RXR/TR3,RXR/RAR异源二聚体的转录活性。
正相反。一般酶和抗体是化学键连接的。阳性对照中,抗体和抗原结合导致抗体的固定化(也就是说结合到板子上了),与抗体连接的酶就一并固定化了,所以再往酶标板中加入底物,酶就发挥作用显色了。
阴性对照中,抗原没有,所以抗体不能固定化,随之没有酶的固定化,所以加入底物不显色。
β-蒽醌磺酸与NaOH和KNO3共熔,生成1.2-二羟基蒽醌,即茜红素,它是一种红色的植物染料,它可以从茜草根中分离出来,是红色针状结晶,熔点为289℃;它是最早的人工合成的天然染料。
羟基蒽醌及其苷遇碱液变为红色或紫红色,酸化红色消失,再加碱又显红色。但蒽酚、蒽酮、二蒽酮类化合物则需要氧化形成羟基后才能显示红色。
大多数有机显色剂常与金属生成稳定螯合物,有机显色剂中一般都含有生色团和助色团。有机化合物中的不饱和键基团能吸收波长大于200nm的光。这种基团称为广义的生色团。例如偶氮基(- N=N-),醌基等。
某些会有环对电子的基团,它们与生色团上的不饱和键相互作用,可以影响有机化合物对光的吸收,使颜色加深。这些基团称为助色团。例如:胺基(-NH2),羟基(-OH)等,以及卤代基(X-)等,它们能与生色团上的不饱和键相互作用,引起永久性的电荷移动,从而减小了分子的激化能,促使试剂对光的最大吸收向长波方向移动。所以这些基团称为助色团。
Copyright © 2024 温变仪器 滇ICP备2024020316号-40